个旧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(抗震加固多少钱)
建筑抗震设计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,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在建筑设计中,应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,以便结构工程师能够合理布置结构系统,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。那么,基于建筑抗震设计的建筑设计措施是什么呢?依据是什么呢,抗震加固多少钱呢。
建筑抗震个旧个旧加固设计
1.建筑结构设计的对称原则
对于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来说,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,应尽量考虑简单、规则的建筑结构,一般以方形、圆形等为主。建筑物垂直形态的变化应规则,一般可选择梯形、矩形等变化均匀的形状!在地震地面平移的作用下,对称结构建筑一般只会出现平移振动,建筑内部构件测量位移,内部构件受力平衡。然而,当非对称结构的建筑遇到地震时,由于刚性心脏和质地不一致,在地面平移过程中也会出现扭转振动。如果建筑物内部构件远离刚性中心,会因超过变形极限而损坏,导致结构一侧失效倒塌,不利于防止地震损坏。
2.注意建筑构件和连接点的质量
在施工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,建筑构件的合理配置和连接点的质量与施工安全质量直接相关。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出现,建筑的外部设计大多采用新建筑材料,如瓷砖、大理石等,建筑的室内装饰也将采用天花板等技术。这些室内和立面装饰本身存在抗震性能问题,其与建筑主体的牢固连接也是抗震设计的关键!近年来,一些外国高层建筑在地震中“玻璃雨”,建筑玻璃幕墙因地震损坏,这是因为目前使用的玻璃幕墙不能适应地震变形和扭转,所以如果建筑使用玻璃幕墙,必须确保玻璃幕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!在与建筑物主体的连接处,应设计为能够在水平方向实现变位能力的结构,使玻璃幕墙在地震过程中能够与建筑物的地震变形分离,减少玻璃幕墙的损坏。此外,在建筑设计中,应充分考虑内隔墙、玻璃隔断等结构件与建筑主体连接点的牢固性,以提高抗震性能。
3.建筑物垂直布置
建筑物的垂直布局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高度结构质量和刚度设计上,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,建筑物的垂直布局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更为重要。建筑楼层的使用功能差异导致建筑楼层分布的质量和刚度不一致,如游泳池、健身房、会议室等。楼层的功能要求导致楼层上下刚度差异过大。高层建筑中刚度最差的楼层抗震性能最弱,发生地震时为变形严重的薄弱层。在建筑设计中,由于地板功能不同,墙体不连续,柱不对称极大地限制了抗震性能。因此,在建筑抗震设计中,垂直刚度分布应尽可能接近,特别是在结构刚度转换层中,更需要引起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注意!
4.注意建筑顶部的抗震
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,建筑顶部的抗震设计也非常关键。目前,高层建筑的屋顶普遍存在过高、过重的问题。屋顶过高或过重会加重建筑物的变形,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,对屋顶建筑物和下层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。如果建筑物的屋顶和下层建筑的重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,那么建筑物屋顶的抗侧墙也会与下层建筑的抗侧墙分离。当地震发生时,损坏会加剧!因此,在高层建筑设计中,应采用新型、高强度、轻质的建筑材料,尽可能保证屋顶重心与下层建筑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,以保证抗震稳定性。
对于工程建设来说,建筑抗震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问题。如果忽视任何施工环节,如抗震规划、地址勘察、设计和施工,都可能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。因此,必须足够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。
建筑物抗震加固
建筑抗震设计
1.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,地震对建筑设施的破坏作用明显不同。因此,应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,避免不利场地,合理选择有利于建筑设施抗震的建筑场地。
2、应在塑料铰链区域配置定量约束箍筋,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极端应变能力,大大提高建筑结构构件的延性能力,确保结构安全。
3、应做好抗震设防系统,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,合理选择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,提高建筑安全性能。
建筑抗震验算
1.结合地震作用、重力代表值、地震影响系数、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等情况,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检查,并根据设防烈度进行检查。同时,还需要检查整个建筑物是否符合原有使用功能。
2.仅进行抗震加固或局部改造的建筑不得进行抗震变形验算。如果进行加层改造,则必须进行抗震变形验算。
3.当加固后的结构刚度和重力代表值变化小于10%和5%时,不计入地震作用变化的影响;如果原结构体系发生变化,必须根据加固后的实际情况对结构的整体抗震进行审查和计算。
4.结构加固后设计使用寿命不超过25年的建筑物,承载力抗震调节系数可按规范规定值的0.85倍计算。
建筑抗震韧性评价
在实际工程中,应对拟建房屋和已建房屋进行抗震韧性评价。建筑抗震韧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。
1、综合评价对象的有效建筑信息,包括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类型、数量、材料、几何尺寸、设备的类型、数量、安装方法等;
2、建立评价对象的结构模型,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振动试验,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模型修正,并在给定的地震水平下进行弹性塑性时间表分析;
3.工程需求参数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中提取;
4.根据工程要求参数和结构/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,确定评估对象中包含的所有构件的损坏状态;
5.根据评估对象所有部件的损坏状态,评估其在给定地震水平下的维修时间、维修费用和人员损失;
6.根据评估对象在给定地震水平下的修复时间、修复费用和人员损失指标,对抗震韧性等级进行综合评估。
建筑抗震施工验收
基槽验收
地勘单位、设计单位、质监单位必须参与基槽验收,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阶段验收,也必须由质监单位监督,方可验收。
验收地下部分
按照设计意图完成每一步,自检合格后,向监理项目部、质量监督单位、建设部抗震办公室申请验收。地下部分施工完成后,地面结构施工必须由地勘单位、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进行验收。
主体验收
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,保证施工进度,项目部可以在结构施工中规划主体进行二次验收。每次验收应在自检合格并经项目监理部确认后,向质量监理单位、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和设计院申请验收。二次结构施工只有在通过后才能进行。
竣工验收
项目按设计文件要求完成,达到并满足使用效果后进行自检。自检合格,通过项目监理部组织的初步检查;向质量监督单位、市建设局抗震办公室、设计院及有关单位申请验收。参与验收的各方同意项目,符合结构和使用功能的设计要求并签字,方可交付使用。
抗震加固后验收
抗震加固完成后,应进行验收。验收合格后,应在工程的显著部位设置标志,说明工程建设年限、抗震加固时间、加固后最长使用寿命等信息。